为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品质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郑州市实验高中以“三把标尺”促师德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了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以承诺为标尺——规范自我
10月22日下午,在该校教工大会上全体教师一同学习了《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并和学校领导一同签订了“师德承诺书”,以此促进学校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签订协议上,教师代表兰龙表示:“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是一个道德过关的人。约束教师行为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内心的道德教养,所以签订师德承诺书,不仅是在行动上更是在心灵上。”
据该校副校长李超介绍:除了签订师德协议外,学校会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在年级会、教研组会议上,结合本职工作,“照一照”自己的言行得失,是否“中规中矩”,促使教职工时时处处对照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以民意为标尺——提升自我
学校建立健全了《师德建设考核方案及细则》、《师德师风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了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级评价网络体系。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民情民意,“标出”师德存在的问题,学校把问题及时通报给老师,敦促立即整改,让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作为教书育人的天平杠杆。
该校教务处主任赵利强表示: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定期检查课堂常规,实行教育教学的全程监督,并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树先、晋级、晋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促使教师把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自己教育实践的自觉行为。
以模范为标尺——升华自我
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思想道德水平,营造“学习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的校园氛围,学校德育处每周都会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道德讲堂”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包括“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模范、作承诺”等5个环节循序展开。每期讲堂,都由一名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论语》、《道德经》、《菜根谭》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句子,在“学模范”环节,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职工为基本原则,大力学习宣传实高教职工的道德事迹,让身边的教育教学的“闪光点”呈献给大家,让老师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净化心灵。
促师德活动开展以来,每位教职工都能自觉地将师德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全校师生真正成为了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