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高快讯

校园新闻

话剧《家》首场告捷,零零后用青春向经典致敬

郑州实验高中管理员 时间:2016-03-30

点击查看原图

大幕即将拉开,观众热切期待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话剧社的孩子们在郑州市青少年宫剧场“粉墨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巴金先生经典作品《家》

点击查看原图

说书人缓缓道来



话剧《家》第一幕剧照



话剧《家》第一幕剧照



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团市委副书记李磊、任莉,市教育局领导刘鹏利王巨涛等与师生及家长认真观看演出



话剧《家》第二幕剧照



话剧《家》第二幕剧照



话剧《家》第三幕剧照

话剧《家》首场告捷,“零零后”用青春向经典致敬

精彩的演出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话剧《家》首场告捷,“零零后”用青春向经典致敬

话剧《家》第三幕剧照



话剧《家》第三幕剧照

点击查看原图

小演员演绎惟妙惟肖

点击查看原图

话剧现场

 

话剧《家》首场告捷,“零零后”用青春向经典致敬

学校领导与师生们被“演员们”精彩的演出深深吸引



精彩的演出,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剧中主要人物合影



这丫鬟当得如何



演出前最后的准备



演出前,认真排练



今天你是老师的粉丝



实验高中话剧社的小演员们跃跃试试,渴望登台



演出前,导演在指导演员

点击查看原图

演员谢幕,感恩舞台

  2016年3月29日晚7:30,来自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话剧社的孩子们在郑州市青少年宫剧场“粉墨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巴金先生经典作品《家》。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团市委副书记李磊、任莉,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刘鹏利,教育局党委委员王巨涛等领导观看了本次演出。本次演出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全市市属学校的师生及家长前来观看。

  22名演员,4名导演,15名剧务人员,从舞台设计,到道具准备,全部由学生承担。从“灵光闪现”到“跃跃欲试”,再到聚光灯下鲜活的人物角色,这群怀揣着戏剧梦想的“零零后”们,用诚挚的人文情怀和响亮的青春宣言向经典致敬!

  体悟经典,用青春向传统艺术致敬

  “巴金的《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这个剧本较之于我们过去排练的《雷雨》《威尼斯商人》来讲,对学生来说难度更高,挑战更大。”指导老师杨雨霏说,“整场话剧的故事引用一个说书人的讲述进行串联,将巴金这一部长篇小说在两个小时之内呈现给观众。对于演员来说,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力是无法塑造好角色的。”

  冯老太爷的贪得无厌,鸣凤觉慧的纯洁爱情,觉新的隐忍懦弱,还有整个家族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有最后瑞珏弥留之际让觉新拉开窗幔时的那一段冥想对白: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将近两个小时的话剧,声情并茂的台词,出神入化的演绎,那一刻,它们就是剧中人,剧中人也是他们。

  “最初和伙伴们选择这部剧的初衷,是本着向经典学习、体悟大师风采的目标,演绎辛亥革命之后的那段历史,并通过话剧传递自己的诸多感悟,还原戏剧的本真。”在回忆最初编排《家》的情境,学生导演周沛说道:“剧中的每个人物都代表了现实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也许你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体悟经典,感受到文学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在剧中重新定位了自我。这群“零零后”不再是世人标签下任性自我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研读剧本的痴迷,吃透角色的执念,为了塑造角色的思想交锋,尊重与虔诚,使他们用青春完成了对传统艺术的致敬,也将成为成长中的一次涅槃。

  润物无声,实高校园“美育”无处不在

  “研读剧本时,语文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故事背景,人物关系,角色刻画,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给我讲的详实有趣,听起来韵味很足,很有艺术美感。”饰演“鸣凤”的宋明月同学告诉笔者。

  高二年级年级长兰龙,也是这些学生的语文教师,在笔者的采访中他表示:“实高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参加这次话剧演出的学生在文学方面都有一定的灵性,能在兼顾学习的基础上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还能做得这么好,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追求美、享受美的需要和权利,他们有着自己多方位的人生兴趣与追求。”该校教学校长李超表示:“实高的课程里无处不渗透着“美育”理念:《趣味方言——魅力民俗》、《男神教你赏析动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汉服霓裳》、《茶味人生》、《男神教你填词作赋:古韵新妍,妙手锦心》、《豫韵流芳•豫剧名家名段赏析》……学校课程从美育入手,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着力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理想的建构,创造性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戏梦人生”,广阔舞台让每个学子出彩

  在实高,包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形式各样的校本课程,学生学习到的,收获到的,除了包罗万象的专业知识,还有通过实践与交流,发展的个性,锻炼的胆识。在杨雨霏老师指导的《戏梦人生》校本课上,孩子们会为一个好的剧本兴奋,也会为一个复杂的角色争论,自导自演中,学子既锻炼了对人物角色的表现力与自信心,也增强了团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仅是《戏梦人生》,《汉服霓裳》、《微电影制作》、《商海沉浮》、《魔法化学》也深得学生喜爱。每周二、周四下午,近百门校本课程同时开讲,该校的孩子们可以像大学生一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驰骋自己心中的“小舞台”,爆发潜藏的“小宇宙”。

  校本课上老师的专业指导,社团活动时学生的创意实践,形成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实高特有风景。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组成丰富多彩的社团,大家相聚一堂,一同为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努力奋进。参与本次话剧演出的学生们对文学剧本都有着自己独到且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对戏剧有着无限的向往。大家利用社团活动时间急锣密鼓地排演,尽情挥洒着青春与汗水。《戏梦人生》给了他们念想,支撑和动力,也给了他们得以梦想成真的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编剧的复杂,排练的苦累都不算什么,当台下掌声响起,一切都获得了圆满。

  《家》是话剧,又不单单是,她是灵感的喷涌而出的震撼,也是梦想的破茧成蝶的华美。珍视传统经典,体悟文化精髓,不提小演员们演出时的惊艳四座,但就他们尝试、坚持、努力、直至走向舞台的勇气和虔诚,就已完成了梦想的“飞翔”,不管学子今后的路有多远,他们不会忘记曾经“飞翔”的天空拥有过这样一片“实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