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招生服务

招生政策

目前河南高考模式暂无变化

郑州实验高中管理员 时间:2013-11-21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播发,其中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决定》一发,不少家长、学生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大家提出,学校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基本是随着 “高考指挥棒”走的,假如高中三年的学习都不分科,高考时却要分科,这该怎么办?

  昨天,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目前我省的高考科目设置不变,按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的部署进行改革也会提前“告知”。

省招办称:目前我省高考无变动

    高考不分文理无疑是教改中的“大手笔”,其实,对河南来说,不分文理科不算是个新尝试,2001年至2003年间,我省实行的就是“3+大综合+1”的高考模式。

    “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学校需要等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之后才能采取进一步举措,目前学校在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仍按照原有的计划和步骤推进。”对于学生和家长围绕“变化”所提出的焦虑,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目前我省的高考科目设置不变,仍是“3+文综/理综”的模式,将来我省将按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的部署进行改革。她透露,即便是要进行改革,也不会“突变”:“按照教育部三年早知道的规定,如果有变动,我们会提前告知,所以学生和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新政解析·专家访谈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文理不分科,必须与招考分离同步推进

  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这次《决定》明确提到不分文理科,是《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相对于教改纲要的新意之处。推进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一构想是很好的,可以避免中学过早分文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出现偏差。

  但是,实行这一改革,必须与考试、招生分离同步推进。如果离开了考试招生分离,而在现在的集中录取框架之下,实行不分文理科,可能会出现两方面问题:增加学生的负担;无法通过文理不分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破解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

  这次《决定》提到实行考试、招生相对分离,是破解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实行考试、招生分离,就是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按照这种招考模式,中学将摆脱考试指挥棒,自主设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难度。

  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应多次录取

  对于高考改革来说,形式上的文章,就是考试科目改革、分值调整,而实质性的改革,则是实现考试招生分离,推进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

  当前高考改革的关键就在考试、招生分离,这就应该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

  推进一年多次考,应该多次录取才有成效,否则,多次考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还是为一次集中录取服务,非但不能减轻学生焦虑,反可能增加学生的焦虑。

  如何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

  如何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这需要将已经尝试的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将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并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不仅需要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还要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同时与多次录取相结合。